一個講經絡,一個講器官 | 轉

經絡的概念 


1970年來,針灸熱潮在世界方興未艾,成為另類醫學的主流,其理論根源於經絡學說。經絡學說?中醫古籍《難經》指出,「經脈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于身者也。」



經絡學說涵蓋早期對人體的解剖與生理概念,因時代背景,語言文字的不同,使經絡學說異於現代的神經血液調節。

古今中外,人類一樣都有相同的形體,不可能出現相異的解剖生理系統。

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祕書長崔玖博士表示:「尤其以針灸的理論基礎『經絡系統』,最令人頭大。」經絡是什麼?

《黃帝內經》開宗明義指出,人體的最基本系統是經絡,經脈是人體內縱行的管道,是人身血氣運行,所經過與聯繫的網絡,針灸下針的穴道,就都分布在經絡上。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著作《中國之科技與文明──針灸:歷史與理論》指出,經絡系統像是「放射狀毛細血管」的概念,則嘗試從物理學角度,找到支持的證據:人體有許多低電阻點形成的「良導絡」,驗證經絡、穴位的存在。

經絡系統的形成 


《黃帝內經》「經脈篇」論述經絡中營氣由中焦發出周而復始,循環無端,走向由肺開始,沿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最後肝脈走完,再接回肺脈,成為循環脈系。奇經中的任脈走腹部正中,督脈則走背部正中線。

穴道與經絡的關係,傳說是用砭石在身體疼痛部敲打,發現有氣感傳且能治病,而發現穴道。內經記載只有160個穴名,至晉甲乙經時增為349穴,到宋朝王惟一鑄銅人時有354穴,清朝再增為359穴,後來補上兩穴,成為目前版本的361穴名。有經絡走向在先,穴道則是由體表部位名稱變成穴道名稱。

穴道是通調經絡的特殊氣聚之所,治療學上有稱「以痛為俞」者,所以將重點放在穴道本身的特殊結構與功能上去探討,研究發現身體有病變時,相應穴位的皮膚溫度、皮膚阻抗和皮膚電位等指標,會發生改變。

何謂「經」、何謂「絡」?他們是相同的,還是各有定義,由《內經》的文義:「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並可由絡脈的色澤來診病,可見應指血管而言。現今學者以物理性來看線條,即以人體上縱行的主幹為經或經脈,橫行的支線則為絡或絡脈,而合稱為經絡,有如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來定位。

經絡與臟腑的關係 


四肢軀體、頭部體表的氣血與體內五臟六腑是相通的,經絡學說是一種早期生理學,如何發現體表排列有序的經絡,又如何發現其與體內內臟有特定方式相通,在《黃帝內經》並沒有解釋。

12條正經的走向,是按照陰陽來區別的,如肺經為手太陰,由胸部走向指尖,大腸經為手陽明,由指尖走向頭部,胃經為足陽明,由頭部走向趾端,脾經則為足太陰,由趾端走向胸部。心經為手少陰,由胸走手,小腸經為手太陽,由手走頭,膀胱經為足太陽,由頭走趾,腎經為足少陰,由趾走胸;再下來心包經為手厥陰,由胸走手,三焦經為手少陽,由手走頭,膽經為足少陽,由頭走趾,肝經為足厥陰,由趾走胸,與肺經相接。注意的是12正經為古文明史最早的循環觀念(哈維的血液循環是在17世紀提出)。

近代對經絡的研究 


1820年代,法國Sarlandiere 使用電刺療法(electro-puncture)。

1836年兩個法國人則介紹了針刺(Acupuncture )和電針療法,這大概是西方創用Acupuncture 這個字的最早記載。

1930年代,日本的清小芳太郎便設計出經穴探測儀。

1950年代初期,日本中古義雄首先測量人體體表的低電阻點,發現可連出26條線(左右對稱24條,正中前後共2條)稱為良導絡。日本學者認為良導絡的產生與交感神經系統有關。

1958年大陸也開始研究,發現低阻點的阻抗,一般為80-100千歐,周圍非低阻點的阻抗值則在600千歐以上,對比非常清楚,且低阻點的分布基本上是循經,90%的低阻點都分布在經脈線上。

1963年韓國的金鳳漢報告找到所謂的「鳳漢小體和鳳漢管」而大陸學者進行大量的探討,尚能發現穴道或經脈線上有什麼特殊的實體結構。

1960到1980年代,大陸方面作了很多利用穴位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蹤的方法來檢測經脈循行,發現在四肢有78%的符合率,並推測與靜脈循環有密切關係。
循經感傳現象
酸麻脹沉重為「得氣」感覺,為針刺治療時重要的指標,這種感覺往往會沿經脈而有上行或下行的情形,大陸將此情形稱為「循經感傳現象」。

大陸學者祝總驤,以叩擊方法聽出經脈的高振動音性,此法用於動物和植物上一樣可找到經脈。四肢感傳路線與經絡路線幾乎完全一致。70年代大陸發現,循經感傳現象的出現率為15-20%,但其中感傳顯著型者不及1%。1977年,北京証明在刺激穴位時,若給予叩擊或進入靜功態,可激發隱性感傳現象,可達70%-100%。大陸學者不止探討了14經脈的隱性或顯性感傳,同時利用感傳現象,探討經脈與臟腑關係。

例如:

1 刺激胃經厲兌或足三里穴,有感傳者的胃電圖變化加大,無感傳者則波幅減弱,二者差別顯著。

2 當膽經胃經肺經和大腸經出現感傳現象時,受試者的腸鳴音變化明顯。

3 刺激腎經的內至陰和膀胱經的承山穴時,感傳顯著者的排尿量也明顯高於無感傳者。

神經生理學對經絡的觀念 


循經感傳從生理學而言,包括周邊感受器,傳入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各個環節的全部過程。因循經感傳為一種穩定的生物現象,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可能在中樞系統的某些部位留下的痕跡,或形成某種特定的功能聯繫(稱為經絡模式,或經絡構型),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和結構都依賴于周邊傳入信息和靶組織的狀態,若沒有周邊糸統的實質過程,就不會有中樞特定聯繫的反映或投影,1987年大陸學者胡翔龍和吳寶華提出「以周邊循經過程為主導的周邊中樞統一論」的學說。

可見的周邊經絡現象,如循經皮膚病(1950年法國提出),循經出現的紅線、白線、皮丘帶和皮下出血帶等( 1970年代大陸有346個病例 )。北京李定忠指出,此與真皮層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改變所致,和自律神經系統調節有關。張保真在1980年提出了「軸索反射接力聯動假說」,透過神經纖維和肥大細胞組成的長鏈來傳送經脈的信息,因與血管相關,所以出現了皮膚上的徵兆。

經絡與臟腑間的聯繫 


器官功能的神經調節可以通過長反射或局部反射完成。長反射通過中樞系統(含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環節),反射弧較長,局部反射只通過器官內的神經叢即可實現。針刺穴位時,局部損傷產生的反應可使游離神經末稍發生局部短反射,連續推進,就可出現經絡現象,而隨傳入神經進入中樞,上升為意識,從而形成循經感傳,在大腦皮質相應點興奮,便是長反射了。日本后藤道雄首先發現針刺背上俞穴可反射性減少相關的內臟疼痛。

1962年石川太刀雄父子發現機體存在有內臟-體壁血管反射。研究提出:

內臟--皮膚關聯(reference): 當某內臟受到刺激時,經傳入經神、入脊髓後角,可引起相關節段的皮膚感覺過敏。

皮膚--內臟反射(reflex): 當刺激不同皮膚分節部位時,可引起相應內臟器官的功能改變。
12條經脈和324個穴道在目前研究實驗發現,99.6%的穴位與脊髓神經或腦神經的分支密切相關,如心包經與正中神經,肺經與肌皮神經等。身體不同部位的穴位其深部感受器也不完全相同,如足三里穴、合谷穴以肌梭為主,承山穴以腱器官為主,崑崙穴具有更多的環層小體,印堂穴或百會穴則為游離末稍。

穴位的神經分布和相關臟器的神經分布屬于相同的脊髓節段,隨著胚胎的生長與分化,無論形態上如何改變,功能仍保持原屬節段領域不變。胚胎早期胚體由40對體節沿胚中軸連接而成,每一分節均由體軀部、內臟部和神經節段,三部分組成。體軀形成未來的四肢和軀,在體表分出有規則排列的皮節區。在一個原始分節內,由神經節段向體軀和內臟分別發出體軀神經和內臟神經。隨著胚體的生長和分化,形成複雜的神經叢,但功能上仍保留節段性的支配關係。這種體表-內臟相關的推理,為經脈-內臟的相關性提供了另一種解說。

生物電性 與經絡的關係 


1950年代德國傅爾醫師(REINHOLD VOLL,1909-1989)研究人體電能,發現人體有「電能」分佈在每個細胞內外之間,其震盪頻率很低,電磁波的波長極長,此電磁特性可以表現在人體皮膚上,經設計一個簡單的電流迴路,利用適當的電壓誘導,可測出人體「電能」的變化。由於體內任何組織都可以導電,所以有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等的記錄,經絡亦然。

研究中傅爾醫師驚訝的發現兩千年前中國人繪製的「經絡圖」,與他檢測病人身上「電能」變化的「路線圖」,幾乎一模一樣,於是他發明「傅爾電針」,開啟「能量醫學」的研究熱潮。

傅爾醫師本身是癌症患者,作過膀胱切除手術,因為手術不是很成功,長時間裝著導尿管,一般人裝導尿管,須數日一換。但是,傅爾醫師以自己開發出來的電針,每日測試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以電頻來保持體內「電能」的平衡狀況,竟能不必數日更換導尿管,癌症也未曾復發,直到1989年,死於心臟病,享年八十歲。

目前「能量醫學」仍以EAV(Electric according to Voll)系統佔大多數,此系統以「經絡」為切入點,對整個人體「能量狀況」完整性仍在研究中。
日本的良導絡

1949年,日本京都大學生物學系教授中谷義雄博士與系主任世川久吾博士為主的研究團體,在生物電學實驗中,利用電氣特性研究,發現人體對電流的反應,在身體臟腑機能出現異常或疾病,確實可以藉由人體十二條經絡的電流值變化,測得相關的反應數值,據此與中醫學的經絡理論相驗證,進一步發現針灸學所謂的〝病則應十二原穴〞的說法,與實驗的結果相吻合,經由再深入研究之後,1957年發表其研究成果,此乃著名的--良導絡診療學。

俄羅斯的ARDK 


ARDK稱為「電腦經絡遠距診斷系統」。1960年代蘇俄太空人執行任務時,長期忍受身體機能變化產生的痛苦,加上任務在未知的外太空,心理的煎熬與壓力。

因此由多位知名科學家領導,成立一個千餘名研發團隊;包括科學家、醫學家、各科權威醫師、統計學家的研究機構,研發出經過地球與太空船間的遠距診斷系統作為健康檢查診斷之用,由於X光,超音波等理學檢查,不適用於無重力狀態的外太空,因此以非侵入性的檢測系統,利用探針偵測手、腳、腕部皮膚上共24個穴位,來評估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及對應人體五臟六腑的機能;其接通人體的短路電流為200mA,含人體電阻的電流值不超過160mA,對受測人無副作用。

由太空人在太空船上進行身體檢測,並即時的報告,在兩端同步接收,醫療人員透過檢測報告,判斷太空人的身心狀況是否正常,並同時針對異常現象給予治療上的建議。

能量醫學發展近況 


發展國家
儀器名稱
發展年代
功能類別
操作方法

日本
良導絡經絡儀
1950年代
經絡穴位
手動

德國
EAV穴位檢測儀
1950年代
經絡電阻
手動

德國
MORA,BICOM
1960年代
EAV-EDS
手動

俄羅斯
ARDK穴位反射儀
1970年代
經絡穴位神經反射
手動

日本
MRI,MRS能量轉寫儀
1970年代
磁氣共振分析
手動

美國
Computon
1970年代
EAV-EDS結合電腦
手動

台灣
秦值儀,VAH82A
1980年代
EAV
手動

日本
QRS,BA
1997
皮膚肌肉神經反射
手動

美國(匈牙利)
QUANTUN XRROID
1996
量子信息生理回饋
自動


結語 


一個講經絡,一個講器官 


曾為西醫,卻因靠針灸治癒五十肩,從此投身中西醫結合30年的崔玖博士表示,中、西醫對同樣的字有不同的認知,例如「心」,中醫有心經與心包經,除了心臟與血管系統,還包含情緒上的「心思」;在西醫是指器官「心臟」。其次是對身體的理論體系不同。中醫講健康是指氣與血(也就是能量與物質)平衡,經絡學說是中醫臨床醫療的理論基礎和最高指導原則,西醫則注重器官功能是否正常運作。

當中醫說「肝不好」時,指的是「肝經」,包括肝臟細胞所造成的電場,加上肝產生功能時與其它系統造成的共振波。所以中醫說「肝火旺」時,西醫測「肝功能」沒問題,就認為中醫不懂肝,其實一個在講經絡系統,一個在講器官,誤會分歧就發生。

以科學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民眾若想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形,以中醫經絡能量分析儀提供另一種對身體疾病診斷有幫助之方法,這是以最新一代良導絡診療學為基礎,藉由十二經絡測定點,量取人體自律神經興奮度值,分析個人機能的整體變化和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態,只需三、五分鐘即可提供受測者全身經絡能量的虛實及症候的生理數據,完全無副作用,可以做為養生保健和調節免疫力的參考。

經由中醫經絡能量分析儀,將人體左右各十二經絡各有一測定點,並以微量的電流,刺激人體的自律神經,進而分析個人機能的整體變化,與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態。」,能精準地測量全身二十四個經絡穴位的能量。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內臟、五官、與身體特定部位,因經絡而互相聯繫。因此,在診療時除了呈現的主要症狀,可以從身體各部位獲得訊息。以【辯證施治】為診斷治療基礎,運用『四診』(望、聞、問、切),為診斷方法。而藉由中醫經絡能量分析儀,判斷症狀時,更能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法如中藥或經絡調理,以回復人體自然運作為主要方向,而不只是把症狀減緩而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子午流注 養生法 | 轉

HoloLife 標靶共振效應